在自我隔离的期间,看到朋友圈里都在感叹:疫情结束后,一定要买一套房一辆车;有了自己的房子,这样不至于无家可归;有一辆自己的车,这样公共交通停运了后,也不至于寸步难行...
而蜗居了快1个月的林小姐最想要换一个朗阔舒适的大房子!这个念头或许早就出现了,只是当她和距离不远,住在【华亚世茂秀英里】的闺蜜聊完天后更加坚定!
“关”后感之客厅篇
一家人就应该整整齐齐
“关”后感之厨房篇
一起完成的早餐才叫爱心早餐
闺蜜的丈夫是个暖男,洗衣做饭样样精通。每天的早餐他们是一起完成的,L型厨房,洗涤烹饪合理分区,宽阔的操作空间一点也不拥挤。一人烤面包,一人煎鸡蛋,一起做水果沙拉,好惬意。反观林小姐的早餐生活呢?丈夫同样贴心,可是拥挤的厨房转身都困难,根本容纳不了两个人。
“关”后感之阳台篇
除了衣服还要有美景相伴
闺蜜家有两个阳台,撇开一个晾晒衣服之外,他们在另一个阳台里摆放了一个茶几,温暖午后,坐在一起喝喝下午茶、吃吃点心,享受着阳光,摆弄着花草,愉快的聊着天再时不时望向远处的风景,惬意非常。反观林小姐呢?一个阳台上除了衣服还是衣服,别说美景了,太阳都被挡了不少。
“关”后感之卧室篇
撇开睡觉还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闺蜜家有两个主卧,都是独立式套房,带有独立卫生间和瞰景大飘窗,疫情期间能够真正做到居家隔离。五个房间,每一间都有大飘窗,她每天会坐在飘窗上看会儿书,或是铺上瑜伽垫练练简单的瑜伽,亦或是听着喜爱的歌曲,看着窗外的美景发发呆。反观林小姐呢?卧室里摆满了她购置的布衣柜、立式衣架、立式挂钩,看起来就像是服装店里的试衣间,毫无美感可言。
从容的生活从三个卫生间开始
卫生间作为一个隐私区域,却被很多家庭视为公共性,让“等”和“憋”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闺蜜家有三个卫生间,自己和爱人用一个,父母用一个,孩子们用一个,从容如厕的同时,更尊重了隐私。闺蜜的卫生间是干湿分离+明卫系统的,防滑、防潮、采光好..再看看林小姐呢?整个房子里只有一个卫生间,排队如厕是早上的风景线,又因为卫生关系没有设立马桶,公公和婆婆经常蹲的腿酸腿麻,以及等等的问题造成了诸多不便。
兴趣爱好也需要空间来盛放
每个人的兴趣爱好都该有相对应的空间盛放,动静分离,互不干扰。闺蜜的爱好是收藏好看的鞋子,他们家入户玄关约5.2㎡,设有智能收纳空间,再多的鞋子也够存放;她的丈夫喜欢看书和摄影,个人书房便给他提供了这个空间,一排排的书架,瞰景大飘窗,看书、摄影皆可满足;孩子的兴趣是玩积木和弹钢琴,儿童房玩乐天地亦可同样满足,不用为庞大的钢琴另找空间,也不必烦恼客厅里都是孩子乱放的玩具...宽阔的空间,满足三代甚至四代同堂的同时,又能享受到自己的专属区域。可是林小姐呢?一个储物间都没有,又何谈盛放兴趣爱好的空间。
跟*住在世茂秀英里舒阔大房子的闺蜜聊完后,林小姐发现原来温馨的小窝一下子就变得只剩下“小”字,在自我隔离的这段日子里,她深刻体会到狭小的空间所带来的幸福感跟大户型相比起来简直微乎其微。
记得当初买房的时候,她和丈夫在纠结到底是买三房还是买五房,二者的月供相差三千元左右,最终折服于还贷压力,委屈地买了一个小三房;可随着二胎出生,狭小的空间变得更加狭小,现在想想,其实五房每个月比三房只是多了一些房贷,可它带来的舒适感和幸福感却是小三房不可比拟的。
因此,林小姐决定疫情结束后一定要:
换大房!